电力消费与生产供应201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2486亿千瓦时(注1),比上年增长4.4%,增速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
这标志着世界首个四端柔性直流环形电网组网成功,规模级纯新能源动态送出和消纳的关键技术得到验证。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认真践行绿色办奥理念,通过大量技术攻关,解决新能源固有的随机性、波动性等世界性难题,建设张北等4座换流站,额定电压500千伏,总换流容量900万千瓦,配套建设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666千米。
这是第一个全绿色的奥运会。正如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所言,场馆清洁能源的使用在以往的奥运会中都有所体现,但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由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这在奥运历史上还属首次。张北、康保换流站作为送端直接接入大规模清洁能源,丰宁站作为调节端接入电网并连接抽水蓄能,北京站作为受端接入首都负荷中心,确保奥运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当天上午,央视新闻直播间、新媒体客户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头条等新媒体同步开展直播。报载:最近,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四端带电组网,张北地区的新能源成功接入北京电网,送至2022年北京冬奥场馆。
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工程示范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力生产、传输、存储、利用和运行控制技术,为解决电网薄弱导致的大规模新能源汇集与送出困难问题树立了典范,为新能源主导发电场景下的电力传输提供了解决方案,把张家口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转变成稳定绿电输送到京津冀地区,在助力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绿电全覆盖的同时,对于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服务北京低碳绿色冬奥、引领科技创新等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和战略意义。海上输电基塔就是这里了。
不久前,华为和南方电网成立了联合创新中心,希望围绕客户提出的研究课题,提供前沿的技术方案和产品,解决电网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问题。我们不能空谈创新,只有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产品,才是有用的产品。这好比主人想要找个保姆,谁知道保姆天天生病,反而要主人天天去照顾。他是华为昇腾计算产品部Atlas项目群的技术专家,也是这个项目研发侧的负责人,接下来的9个月,他要负责操刀这台AI大脑的移植手术。
那段时间,吴杰同时辗转于两个电力项目中,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那隐含的意思就是别想了,没法商用。
客户激动地说:传统输电人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的巡检梦想正成为现实。虽然近年来深圳供电局也做了关于无人机巡检的尝试,作为杆塔上的固定摄像头的补充,但也只解决看得见的问题,依然看不懂,发现故障还是依赖人,效率很低。因此导致大量的无效图片及视频回传,工作量大,存储空间大。往下看,海下30多米处,有20多根巨大桩基深扎海底,托起了这个巨大的平台;向上望,高压电线从塔尖如同放射线一样,连接到隔壁的铁塔上,正源源不断地把电带给深圳西部的多个区域。
从这以后的数年间,国内一些区域的输电杆塔上试点安装了第一代在线监测设备,内置摄像头,可以抓拍图片。对于线路故障也只能事后分析,故障判断不及时。从20天到2小时2019年6月,项目正式进入交付阶段。除了杆塔固定摄像头,华为研发团队还计划和客户一起,研制搭载Atlas 200 AI加速模块的无人机,让无人机可以自动完成视频和关键部位的图像拍摄,并对图像视频进行故障的实时识别。
输电线路分布在深圳全市各个区域,设备点多面广,而且大部分位于丘陵山间,当然,也有像这样的变幻莫测的海域。2019年9月3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与华为举行联合发布会,正式宣布第一阶段的成果。
除了系上安全绳,有时还要抬着压机、架空线、吊链、钢丝绳等重型武器负重前行,已经不能用简单的辛苦来形容。这是我们的杀手锏!吴杰指着一个火柴盒大小的Atlas 200 AI加速模块,笑着说。
还能更快吗?显然,抱着高期待的客户,还不够满意。让我们开心的是,我们做出来的产品真的帮助客户解决了很多问题。经过仔细的分析、权衡,研发团队判定这是一个可行方案:杀鸡不用牛刀,客户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在线监测装置内有乾坤你看,这里面有一颗昇腾310 AI处理器,可以对图片和视频进行实时分析,并第一时间给出诊断结果。这一轮优化过后,再一测,功耗降到了3.4瓦。不同于第一代设备的笨重,第二代在线监测设备背的是小电池背包,更适合被安装在杆塔上。
有人提议降低一部分算力,减少功耗。客户的痛客户的痛由来已久。
遇山开山,遇水架桥焦虑和失落的情绪弥漫在华为研发团队中。有人称他们为蜘蛛人,有人称他们为高空舞者,行走于高空云端的照片看起来气势磅礴,但只有他们知道,在输电杆塔上工作是如何惊心动魄。
表现如何?一看数据,每一次识别图片和视频,需要等待XX毫秒,才能输出结果。更大的问题出在功耗上。
大家一起下了船,顺着金属焊接的梯子,登上了基塔的钢筋混凝土平台。而要从数十万张极其相似的照片中找出可能存在的隐患点,就像在玩大家来找茬游戏一样考验眼力和耐力。同时,主站AI也可以实现后台精准分析,及时揪出人工巡视不易发现的隐患点。吴杰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电力场景太特殊了,关系到千家万户。
AI大脑很聪明,但是对于身体的负荷超出了预期:功耗高达十几瓦!真没想到,这个小家伙看起来虽然个子小小的,却是个大胃王。华为团队迫不及待地想把它安利给客户。
大家仿佛变身精打细算的管家,用放大镜一一审视家中还能省下的开销。围绕这个问题,吴杰等人又做了针对性的改进,也应用到了后期交付的设备中,省下了更多功耗。
而与此同时,围绕识别图片速度还不够快、不够准确的问题,华为研发团队根据算法模型在芯片层面做了调优和适配,进一步提升了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最终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安装AI大脑这些聪明的大脑,替巡检人员上高空,下隧道,巡视一切可能的意外状况,外力破坏等风险实时识别准确度率达90%,大幅降低人工图像处理工作量80%,提高视频监测人员工作效率5倍以上,各项性能指标皆达到预期值。
每一次上杆塔,不管看起来多么云淡风轻,他心里还是会忍不住打鼓。虽然人几乎没有感知,但是和华为团队宣称的实时还有一点差距。深圳供电局的工作人员谈起繁重的分析工作,无奈地说。说不害怕,肯定是假的。
夏季铁杆非常烫手,塔上温度更是超过40℃,攀爬异常艰难,冬季寒风凛冽,高处风速很大,要克服剧烈的晃动。试点验证一下效果应该还可以,商用的话看到这个结果,合作伙伴的工程师连连摇头。
我们可以做减法,降功耗!这群由芯片、算法、驱动等领域的十几个小伙伴组成的作战小分队,早已习惯了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很多电塔轰然倒下,造成很多区域大规模停电。
而孔庆伟说,这仅仅是一个联合创新的开始:只有围绕生产业务场景去解决客户问题,公司才能找到在行业的价值,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华为中国政企电力行业解决方案部的孔庆伟和深圳供电局的客户一行人,颠簸了许久,终于到达位于深圳西部的大铲岛海域。
© 1996 - 2019 一箭之地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战斗村后